热门标签
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七夕是什么节日啊(七夕节的由来与演变)

100人浏览   2024-10-02 09:39:54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在古代女子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对爱的承诺。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人们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来已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在山东,这一天要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而现在,人们用新方式来纪念传统节日,例如用着一袭汉服,传千古礼仪,感受着七夕的传统节俗。大家身着各式汉服,衣裾渺渺,罗裙翩翩,演绎着千年华夏服饰的诗情画意。在传递温暖与快乐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美德,倡导文明新风尚。或通过传统民俗展示体验、古琴演奏、书法茶艺、诗篇诵读分享等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国自古以来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乞巧望秋月,小扇扑流萤。新时代下的我们创新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搭建起沟通的“鹊桥”,让诗和远方真正走进百姓生活,共度七夕美好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