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和方丈的区别在哪
100人浏览 2024-11-15 09:55:37
住持
据《圆觉经》载“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其意就是,一切佛都安住在光明庄严的境界里,有住持佛法的意思。而住持的语义为“安住之、维持之”。原意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后被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亦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僧人之间都是通过师徒传授的途径承接佛法理念,尚未出现住持这一职位。唐朝时期,佛教逐渐兴盛起来,佛门子弟众多,于是便出现了住持,即“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
凡是寺庙,都有一个住持,住持就是这个寺庙的领袖,是该寺庙的最高负责人。寺庙内与“弘法”相关的事务,都由住持亲手打理,包括了上法堂讲演经法、早晚课诵、告香、处理诵经、巡视、整肃违犯清规的僧人等日常大小事务。
根据中国佛教协会公布的《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担任住持的人许是年龄35岁以上,戒腊十夏以上,且德才兼备,熟悉佛教事宜的爱国僧人。住持人选经两序大众民主评议获半数以上赞成,由寺院民主管理组织报当地佛教协会。当地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最后还需取得该寺院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
方丈
方丈原指一丈四方之室,乃是一个形容室内面积的词汇。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的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早期佛教的著名居士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之后又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但是能被称为方丈的住持,并不是一般的住持。但凡是寺庙都有住持,但不是每个住持都是方丈,方丈是进阶版的住持。
方丈是一个寺院的精神宗教领袖。有的寺院,住持和方丈是同一个人;而有的寺院,由于住持的资历、修为等尚未达到成为方丈的程度,所以该寺院只有住持,而没有方丈。一位寺院的住持,如果通过了升座晋院的仪式,便可以被称为方丈。“晋院”,即进院或入院,专指新住持入主某寺;而升座,原指尊宿受拜请而登高座宣说佛法。而在行政程序方面,方丈必须由所在省的宗教管理部门和佛教协会任命才能生效。
而且,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拥有,对建筑规模和僧众数量都有要求,通常僧众在3、5百人以上,且必须建有三个大殿,才能礼请方丈。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住持则不能。